周二(按着神牧养)
最后更新于:2025-08-09 12:32:35
📖纲目
叁 在主今日的恢复里,迫切需要牧养——约二一16,彼前五2、4:
一 我们中间最大的缺欠,就是牧养这件事。
二 在神生机的救恩里,父神先用灵神重生我们,再在作我们牧人的子神里牧养我们,使我们在祂的生命中存活并长大,直到永远——一3,约十11,启七17。
三 牧养信徒对于他们在神圣生命里的长大以至于成熟,为着建造基督的身体,是极其重要的——弗四13~16。
四 那建造基督身体的牧养,乃是相互的牧养——林前十二23~26:
1 所有的信徒,无论属灵生命长大有多少,都需要牧养;我们都有缺点和短处,需要别人牧养我们。
2 我们都需要在基督生机的牧养之下,并与祂是一,而牧养别人——约十11、16,来十三20~21,彼前五4,二25。
3 我们是羊也是牧人,彼此互相牧养并接受牧养;借着这相互的牧养,召会就被建造成为基督的身体——来五14,弗四12~13。
五 我们越被基督构成,就越自然而然的过牧养的生活,有负担照顾别人——西一27,三10~11、14:
1 基督在我们属灵生命里的构成,有牧养的一面——约二一15~17。
2 牧养不是因为别人鼓励才去作的事。
3 牧养乃是被基督构成的结果——西三4、10~11。
4 我们这人由基督构成的部分,就是牧养别人的部分。
5 我们无法牧养任何人;构成到我们里面的基督才是牧人——约十11,彼前二25,五2、4,来十三20。
六 我们需要按着我们父神爱和柔细的心,并按着我们救主基督寻找和牧养的灵,来牧养神的群羊——路十五1~32:
1 我们需要在爱里彼此牧养——林前十三1~13。
2 在我们的所是和所作上,爱乃是极超越的路——十二31下:
a 神赐给我们的,乃是爱的灵——提后一7。
b 神乃是爱,我们既已蒙神重生,成为神的种类,就应当是爱——约壹四8,约三6。
3 基督的身体在爱里把自己建造起来——弗四16。
📖晨兴喂养
彼前五2~4 务要牧养你们中间神的群羊,按着神监督他们,不是出于勉强,乃是出于甘心;不是为着卑鄙的利益,乃是出于热切;也不是作主辖管所委托你们的产业,乃是作群羊的榜样。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,你们必得着那不能衰残的荣耀冠冕。
****信徒重生、得着神作他们永远的生命之后,还需要进一步得着神生命的牧养。在祂生机的拯救中,三一神中的父神,先用灵神重生我们,再在子神里来作我们的牧人牧养我们,使我们在祂的生命中长大并生存到永远。
****牧养包括喂养,就像乳母用奶喂养幼儿,使幼儿得着滋养,像彼前二章二节所说的。主就是这样委托彼得代替祂喂养祂的小羊,并牧养祂的羊群(约二一15~17)。主也是这样在召会中兴起像彼得的人,作祂代表的牧人,来喂养祂的小羊,牧养祂的羊群(弗四11,……)(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至一九九七年第三册,五○六至五○七页)。
📖信息选读
****没有什么像牧养要求这么高,甚至传福音也不及。正如养育孩子,与牧养有关的一切都不是由我们决定,乃是由新人决定。我们不能说,我们没有时间或者不方便。
****基督教的路是雇用牧师来牧会;这不是我们所说牧养的意思。有些人会争辩说,牧养不是每个弟兄或姊妹都有的恩赐。然而,没有人会说,养育孩子是有些人有而别人没有的恩赐。无论智愚,每个作父母的都有养育孩子的才能。……借着我们属灵的出生,每个在召会里的肢体都有牧养的恩赐。说我们没有牧养的恩赐,就是废掉我们属灵的出生。
****为要在主恢复的召会里作正确、正常的肢体,我们需要建立日常的福音生活,并且我们该到主面前去,让祂给我们看见谁该受我们牧养的照顾。……我们必须学习会听别人的话,好认识他们真正的需要和实际的光景。这需要我们在牧养他们的时候,停下自己的思想、观念、感觉和说话。……我们也必须学习在看望人时不要说得太多。这是在牧养上最难学习的功课。我们要说话〔之前〕,等候越久越好。有人也许问:“我们若什么都不该说,为什么我们还要接触人?”秘诀就是接触他们而不多说话。我们若说得太多,就会和约伯的朋友一样。
****因为我们都以为自己知道得很多,所以要说“我不知道”就很困难。……严格说来,我们知道得不多,而我们所知道的也并不透彻。我们不该接触人为要教训他们。我们自己更需要受教。我们该到众圣徒和众召会那里向他们学习。……接触人的秘诀不是多说,乃是让他们说话。
****我们也绝不该与人争辩,不管他们对或错。每次谈话都试诱我们,想要调整别人,说服别人,或者“推销”我们高明的意见和观念。……我们这样作,并不会帮助人。
****我们绝不可向人传递空洞的知识。人也许问到我们许多事,但我们必须学习运用我们的灵分辨问题的用意。……人常喜欢得着知识,问到长老、弟兄姊妹和许多其他的事。我们必须学习有智慧,不落入辩论之中,并且不传递空洞的知识。这对我们众人也是困难的功课(李常受文集一九七三至一九七四年第二册,八二○至八二一、八二三、八二五至八二七页)。
参读:神救恩生机的一面,第二篇。